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条虫类寄生虫标本
靠墙有一个彩色的人体消化道模型,通过图示和标本展示寄生于人体不同部位的寄生虫。 比如,肺吸虫和肝吸虫分别寄生在肺和肝;皮肤表面的寄生虫有虱子和跳蚤;鞭虫、蛲虫寄生在大肠;血吸虫在肝门静脉;蛔虫、绦虫类则主要在小肠。 人体不同部位寄生虫示意图 在这个展示区,位于最下方也是最容易观察的是无钩条虫和有钩条虫,也就是我们熟悉的牛带绦虫和猪带绦虫。上过中学生物课的人,应该都对绦虫留下了深刻印象。 而蛔虫是人体最常见的寄生虫,也是每个中国人最早认识的寄生虫。 中国的80后和90后,也许还对蛔虫有一些模糊印象。其实蛔虫并非只有一种,不同动物有不同的蛔虫,比如马蛔虫、猪蛔虫、貉蛔虫等,大小粗细各不相同。 不同的几种蛔虫 这些大大小的罐子真切地展示了寄生在螃蟹里、鱼里、哺乳动物里的虫子,以一种极为理性的态度呈现了寄生虫世界的多样性。集中观看后,也许你会对寄生虫脱敏。 二层为“人类和人畜共患的寄生虫”主题展厅,展示各种令人患病的寄生虫,也用大量资料和照片呈现了人类与寄生虫漫长的斗争故事——寄生虫是全人类的问题,解决因寄生虫带来的健康问题,需要全人类携手。 各式各样的寄生虫模型 除日常展览外,博物馆还不定期举办各式各样的主题展,比如2022年的“神出鬼没变幻自在 芽殖孤虫特别展”。 2021年,长川水族馆举办夏日特别展,目黑寄生虫博物馆为其提供了茴香虫幼虫和成虫、日本海裂头条虫标本助阵。 更好玩的是,博物馆偶尔还有活体寄生虫展览。比如这是一种寄生在牛蒡子上的幼虫活体展。 镇馆之宝与爱情吉祥物有两个展品一定会给你留下挥之不去的印象。 一个是镇馆之宝——一条全长8.8米的日本海裂头绦虫,又名真田虫。 从人体内排出的8.8米 长日本海裂头绦虫 这件壮观的标本来自一位40岁的男性,他在食用了感染寄生虫的大马哈鱼后,经医生指导服用驱虫药,排出了这条虫子——想象一下驱虫排虫的过程就觉得非常不可描述。 小小的寄生虫在三个月的时间里就长到如此之大,着实令人震惊。为了让人感受8.8米是什么概念,旁边还放了一条8.8米的绳子供人们作对比。 另一个是日本真双身虫。日本真双身虫主要寄生鲤科鱼类,被它寄生的鱼类会因鳃受损导致呼吸困难而死。 从放大镜里看到的真双身虫标本 从放大镜里看,真双身虫像一只蝴蝶。但别误会了!这只“蝴蝶”其实是由两只双身虫融合构成——它们在鲤鱼的鱼鳃上邂逅,一见面就合体,合体后就永不分离。 如果双身虫不能遇到生命中的另一半,就无法发育成熟。因此,这种诡异的浪漫让双身虫成了目黑寄生虫馆的爱情吉祥物。 从放下恐惧开始博物馆商店里售卖的纪念品更是“可爱”——各种寄生虫明信片,8.8米真田虫的主题T恤,以及用亚克力材料包装的寄生虫手机吊坠,当然也少不了真双身虫爱情主题纪念品。 买一个回家,或者 送给好友, 想想都很别致(诡异)。 镇馆之宝真田虫T恤 2022年 比尔盖茨到访这里,留下了一件同款 寄生虫明信片 双身虫钥匙链、寄生虫帆布袋 2021年,日本电影《恋爱寄生虫》上映,目黑寄生虫博物馆还与片方合作,推出“寄生虫占卜”,测试你的恋爱浪漫倾向,并介绍不同的寄生虫来作为代表。 例如弓形虫被视为“战略家”,善于用头脑成就恋爱,把周围的人全多卷入进来。 弓形虫一般寄生于哺乳动物、鸟类的细胞内,随血液流动,可以到达全身各部位 ,致使宿主患上各种疾病。 如今,在医疗卫生条件较好的地区,寄生虫已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。但放眼全球,超过10亿人患有这些被忽视的疾病,包括麦地那龙线虫病(几内亚线虫病)、非洲人类锥虫病(昏睡病)、内脏利什曼病(黑热病)、盘尾丝虫病(河盲症)和血吸虫病(蜗牛热)等。 这些疾病可导致贫血和失明,阻碍儿童生长,引发认知功能损害、妊娠并发症,并使得每年成千上万的人死亡。 对于生活在极端贫困中的人们来说,同时患有以上多种疾病十分常见,这极大地损害了他们正常生活的能力。 好在一直有人在肩负使命,为了全人类的福祉而工作——已经逝去的龟谷了博士和他的博物馆,致力于研究寄生虫并传播知识;以比尔盖茨基金会为代表的机构在资源和政策推动上给予防治支持…… 而我们普通人的贡献,可以从放下恐惧、理性认识开始,踏出第一步。 撰文/song 图片来源/ 目黑寄生虫馆官网、网络 值班编辑/周维往期 ·推荐
善是幽暗中的光•2022公益慈善十大新闻
年度报告:互联网公益15周年与2022科技向善十大亮点
《慈善法》修订案提请审议 慈善信托制度有望得到系统完善
小慈邀你“在看”一下
X 关闭
X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