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资料图】
又到风吹麦浪时,农机驰骋金色麦田,夏收序幕正徐徐拉开。眼下,小麦在我国正自南向北次第成熟丰收,油菜也进入收割期。
夏收收什么?一是夏粮,二是夏油。夏粮和夏油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,涉及百姓的口粮和“油瓶子”。夏粮丰收了,全年经济就托底了。作为重要口粮,小麦产量占夏粮产量的九成以上。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,今年夏粮生产基础较好,冬小麦播种面积稳中有增。
看田野上的丰收与希望,从“增”“减”之中能够发掘更多耕耘的深意。
藏粮于地,藏粮于技,建设农业强国,利器在科技。今年我国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,同时今年也是启动实施粮油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的第一年。“增”字的背后,是围绕“良田”“良种”“良机”等等的一连串提升和转变。从增效来看,一季度我国已建成高标准农田超1900万亩。随着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应用,精准施肥、精准灌溉等极大提升农作物品质。
增效的同时,还要节本,“减”字里可以“耕”出大文章。随着农业机械化生产不断普及,小农户“链”上大农业,大量节省了人力物力成本。“三夏”生产农时紧、农事重,装备水平提升助力解决一家一户“干不了、干不好、干起来不划算”的问题。“如果人工收,一亩小麦需要3个人工收割,还需2个人工脱粒,要花500元。用大型收割机收割,一亩才需80元。”这是贵州贞丰县一名村干部看到的变化。
与此同时,当前,食物采收、储运、加工、销售、消费每个环节都有“跑冒滴漏”,科学减损正在加快推进。安排建设5500多个专业化粮食产后服务中心、推广使用近千万套农户科学储粮装具……节粮减损等同于粮食增产,全链条用好“增减”辩证法,就能够提升农田的“含金量”。
生产上节本增效,应该带来“丰收又增收”。从4月开始,中央财政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100亿元、小麦“一喷三防”补助资金16亿元……一系列真金白银的举措,保障种粮农民不能在经济上吃亏。接下来,在粮食收购中要保护农民利益,确保“颗粒归仓”,坚决守住农民“种粮卖得出”底线,让农民种粮有钱赚。
“袁爷爷,我们想念您。”袁隆平已经离开我们两年,他将粮食的种子、创新与奋斗的“种子”留给了后来人,很多网友写下缅怀留言。有人说,丰收的景象才是最美的风景。当我们丰衣足食、分享食物时,对辛苦的劳作与收获心存感念,珍惜、节约每一粒粮食,这也应该成为我们的日常。
[责任编辑:高文雯]标签:
风吹麦浪时 从“增”“减”中看夏收 报道
天天最新:国泰航空承诺“毛毯门”三日内公布结果
播报:首届全球车网互动(V2G)高峰论坛暨产业联盟成立发布仪式在龙华开幕
think of和think about的区别it的位置_think of和think about的区别
以热爱加持,野出新想象!《荒野行动》520公布更新计划 | 速途网 当前快报
世界即时:判断业绩的关键:这家公司的收入是咋确认的?
专骗老人,养生馆的“著名专家”获刑
江苏启东电信智慧赋能沿江沿海大保护 世界球精选
当前聚焦:机器视觉板块早盘低开低走,荣旗科技跌超近10%
世界热文:与鹤为邻,寻豹而行——基层守护者见证三江源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X 关闭
X 关闭